推薦語
劉曉春在《一位銀行家的管理筆記》一書中,從傳統的銀行講到了當下迅猛發展的金融科技,從我國內地的銀行經營講到了境外機構的管理。這些都是一個從業多年的銀行管理者的切身感悟和實操經驗。我贊賞曉春行長那種在看似煩瑣具體的日常工作中,不斷思考、勤于總結的精神;那種不故作驚人之語,只是踏實求真的態度。
楊凱生
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
金融理論是一門關于經濟活動的應用學科,應該“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但問題是,不是每一位學者都有機會去深入地了解金融實踐的,即便是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很難有機會觀察到金融業全景。劉曉春的新作《一位銀行家的管理筆記》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間接觀察“金融實踐”的機會。可以說他是一位“被金融耽誤了的學者”。但也正因為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的視角與論點更顯獨特的價值,這也正是此書最值得大力推薦的地方。
黃益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以銀行家之眼,對銀行轉型與創新、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和金融監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提煉和歸納,勾勒出銀行業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內容包羅萬象、文字通俗易懂,把一門枯燥的學問和復雜的業務,演化成了幾篇輕松的隨筆。感謝作者讓我們以輕松自在的方式了解了銀行轉型之路的艱難,未來的方向就留給讀者朋友們一起思考吧。
張健華
華夏銀行行長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作者從事銀行一線管理工作30多年的宏觀思考和微觀審視,從金融業大勢、金融新業態、金融供給側改革、金融監管的邏輯,到銀行業如何賦能實體經濟,再到銀行內部的業務實踐、品牌和人事管理等,深入淺出地探討了經濟金融熱點話題和銀行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本書從宏觀視角切入,深入探討如何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如何理解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監管的邏輯和尺度、銀行業如何轉型與升級、突破金融科技瓶頸的五個閉環等。
其次,作者認為金融業當前*突出的問題是“脫實向虛”,需要回歸本源,服務和支持實體經濟,深刻反思銀行業如何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
最后,作者基于自身30多年的銀行一線管理經驗,深度復盤銀行業務實操思路、品牌建設理念、人事管理經驗等。
目錄
序? 一?
序? 二?
自? 序?
第一篇?金融新業態與銀行業轉型升級
第一章? 從銀行視角看金融
就金融論金融是不對的
金融業需要“升級版”改革開放
統一與分業
金融監管的邏輯
對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中小銀行的經營困境
第二章? 突破金融科技瓶頸,需要建立五個閉環
互聯網金融的“真空妙有”
銀行會被互聯網金融顛覆嗎?
數字貨幣能成為貨幣嗎?
Libra、莊票、本票、地下錢莊
金融科技的瓶頸
庖丁何以解牛?
“科技真正金融化”的奧義
金融科技下一站:建立五個閉環
RegTech :監管 Tech 還是監管 Fin ?
第三章? 銀行的創新與轉型之路
變者為王?
銀行創新的邊界
數字科技:暴風還是雨露?
銀行應用金融科技的方向
思辨金融科技新形勢下的銀行業務外包
第二篇?回歸本源,賦能實體經濟
第四章? 銀行業回歸本源
中國銀行業:趨利避害賺大錢?
銀行莫要自娛自樂
千方百計放貸款
門檻與堤壩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股票質押與股權質押
第五章? 民營企業融資難是銀行的錯?
民營企業高杠桿下的融資難
需要脫胎換骨的民企
誰來管理流動性?
小微信貸的能與不能
第六章? 農村金融雜談
迷茫與破題
溫州模式,今天不是明天的樣板
茶農與漁夫
第三篇?銀行管理的挑戰與機遇
第七章? 銀行的形象與品牌
銀行的形象,沒那么簡單
不能忽悠的品牌腔調
不能忽視的品牌管理
第八章? 銀行的內部管理之道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網點的煩惱
信用卡:服務、客戶與賬戶
銀行業的母與子
“二八定律”與“百分之百”
產品移用的風險
第九章? 回看香港
初到香港:換一個套路
再探香港:不同的牌局
押大押小?
“磚頭文化”與“二手資產”
香港小貸公司啟示錄
香港財務公司生意經
銀團貸款漫談
香港要揚長補短 突破橋梁思維
第十章? 人事管理見聞錄
一臺自動機器
發花紅與算賬的格局
銀行事業部制得失談
規則塑造人
辭退員工的感受
序一
在一些場合,例如論壇、講座、會議,我多次聽過劉曉春行長的演講和發言。我一直覺得他是一個不講什么空話、套話的人,是一個很在意能不能言之有物、言之必中的人。這次拿到他寄來的《一位銀行家的管理筆記》的書稿,我抓緊翻看了其中的大多數篇章,一如既往,還是這種感覺。正是這種感覺促使我提起筆來為他這本即將付梓的著作寫幾句話。
這本書里沒有什么生澀拗口的專業術語,也沒有什么模型公式,更沒有引經據典,沒有從世界上哪所聞名遐邇的高等學府的教授那里,甚至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那里借用什么說法。文中也沒有夾上什么英文單詞(夾用了的只有Libra、 FinTech、RegTech 等幾個其實本來也不是英語詞匯的字母組合)。這本書里更多的內容是“銀行創新的邊界”“變者為王”“千方百計放貸款”“民營企業高杠桿下的融資難”“銀行的形象沒那么簡單”“網點的煩惱”“香港財務公司生意經”等。直接而簡單,樸實而無華。他從傳統的銀行講到了當下迅猛發展的金融科技,從我國內地的銀行經營講到了境外機構的管理。這些都是一個從業多年的銀行
管理者的切身感悟和實操經驗。
我認為可能并不是所有讀者看了這本書后都會接受作者的所思所述。但這并不奇怪。因為各家金融機構有著各自的具體情況,每個金融從業人員,每個金融機構的管理者的專業背景、工作經歷乃至所處的環境都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想說的是,我贊賞曉春行長那種在看似煩瑣具體的日常工作中,不斷思考、勤于總結的精神;那種不故作驚人之語,只是踏實求真的態度。
楊凱生
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
序二
中國有句老話,叫“萬變不離其宗”,但這個“宗”究竟是什么?“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金融也一樣,幾乎所有人都說金融改革要尊重金融規律,但金融規律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讀。關心中國金融問題的學者,大多熟悉一些廣為流傳的說法,比如“商業銀行在信貸決策中嫌貧愛富、搞產權歧視”“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數字技術顛覆傳統金融業”“外資銀行在中國銀行業中的比重下降主要是因為監管限制過多”等等。這些觀點,有些的確是實際情況,有些可能就是主觀判斷。但聽大家說得多了,就容易把它們當成“規律”,很少去深入思考這些說法的準確性及其背后的作用機制。
到實際經濟部門調研,則常常會發現一些不太一樣的視角、聽到一些不太一樣的觀點。對于學者來說,近距離觀察經濟活動非常重要,有些可以佐證理論,有些則可能會對理論提出疑問。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筆者在學校從事教學與科研之余,會經常到全國各地調研,還常與金融界的專業人士深入交流。最近這些年,有兩位接觸比較多的金融專家,一位是工商銀行前行長楊凱生先生,還有一位是浙商銀行前行長劉曉春先生。二位業務經驗豐富自然不用說,看問題也常常入木三分,并且為人謙遜,溫文爾雅,實在是十分難得的良師益友。楊凱生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反對所謂對互聯網金融“適度監管”的主張,而劉曉春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大多數好的小微企業其實并不需要貸款”。事后再看這些觀點,確實“非一日之功”,不得不令人嘆服。
學術界經常批評國內商業銀行在信貸配置中實行產權歧視,偏好國有企業,忽視金融風險。楊凱生與劉曉春二位前行長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指出,商業銀行將大量的信貸資金配置到國有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甚至房地產行業,恰恰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機制有效運行的體現。畢竟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是,在保持信貸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得好的回報。與許多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規模比較大,管理比較規范,財務數據也比較完整,即便企業發生了經營風險,政府通常都會支持重組。這樣看來,銀行將資金集中配置給國有企業,確實是理性決策的結果。不可否認的是,國企和民企沒有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這個狀況只有政府才能改變。單純地批評商業銀行,或者試圖通過推動銀行改革來改變信貸資金配置的格局,顯然不是對癥下藥的做法。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金融知識也一樣。如果和各國的金融體系比較,可以發現中國政府對金融的干預比較多,用學術界的說法,就是金融抑制的程度比較高。按照一般的金融學分析框架來看,這樣的金融體系不僅會造成效率損失,也會帶來金融風險。但事實是,這個看起來并不完美的金融體系并沒有妨礙中國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實現經濟高速增長與金融基本穩定。實際上,政府對金融體系的干預會引發很多問題,但如果市場機制并不完善,適度的政府干預反而可能會發揮積極的作用。在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快速、有效地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為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還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保障了金融穩定。這一點,和斯蒂格利茨教授關于新興市場經濟金融開放與金融危機齊頭并進的觀察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政府干預有破壞市場機制的作用,也有彌補市場失靈的功能。究竟哪一個更重要?需要看具體情況。這充分說明,金融學者應該利用一切機會去努力了解、分析金融實踐。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在現實中觀察到的現象或者聽到的觀點都是對的。觀點不一樣,原因很多,也許是因為發表觀點的人主觀立場不同,也可能是他們所處的市場環境不同。了解這些觀點背后的不同決定因素,給出不同的假設前提,整合到統一的分析框架之中,這正是學者應該做的事情,否則就可能成為“盲人摸象”。再以銀行將大量的信貸資金配置給國有企業為例,從銀行的角度看是合理的,但從全局的角度看可能就不太合理。因為國企的效率偏低,長期這樣做,勢必會影響金融效率與經濟增長。面對這樣的情況,學者就不能只是簡單地指責銀行,而應該深入地分析那些令銀行偏好國企的環境因素,比如政府對國企的隱形擔保,信用環境的缺失,以及政府對存貸款利率的過度管制。只有改變了這些因素,銀行的行為才會改變,資金配置的格局也才會改變。
金融理論是一門關于經濟活動的應用學科,應該“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但問題是,不是每一位學者都有機會去深入地了解金融實踐的,即便是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很難有機會觀察到金融業全景。劉曉春的新作《一位銀行家的管理筆記》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間接觀察“金融實踐”的機會。他的職業生涯起步于一家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的研究所,后來在許多重要的分支機構從事管理工作,直至擔任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行長,其從業經驗即使在業內也比較罕見。現在,他轉身擔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可以更加系統、深入地思考有關金融特別是銀行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可以說他是一位“被金融耽誤了的學者”。但也正因為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的視角與論點更顯獨特的價值,這也正是此書最值得大力推薦的地方。
黃益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自序
我一直覺得,寫經濟類的論文、工作報告等,不應該局限于固定格式,而是可以有各種變化的。進入銀行的第一份工作是研究所的刊物編輯,每天看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看得厭煩,有時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文章,就興致盎然地把人家的文章大肆改動一番。好在那時與作者聯系不方便,改了就改了。自己寫文字,當然就不按套路寫。所以,現在你在讀的,就是這樣另類的文字。實際上,我也被許多同事看作另類。
我覺得,對工作,對生活,都需要思考、探究,通俗地說,就是應該多琢磨。我經常這樣思考和探究,也很享受這樣的思考和探究。這樣的思考和探究,有時也是對自己思辨能力的考驗。不過,我認為,思辨不是鉆牛角尖,更不是以所謂理論來規定現實。對一個做具體工作的人來說,思辨就是更好地觀察現實,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恰當方法。和一個朋友聊天,講到理論,我說,沒必要拘泥于哪家哪派的理論,我們應該觀察現實,解決現實問題。每一個理論家的理論,也是在應用前輩的理論的同時,觀察現實,得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如果他拘泥于前輩的理論,就不會有他自己的理論了。中國書法講究繼承,更講究“有我”,“有我”的前提是扎實地繼承前人,但自己寫時并不被前人所繩墨。那些鼓吹寫字無一筆無來歷的,都是書奴,并不是真正的書法家。所以,寫文章,要有自己的真實思考。這樣寫文章,才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所謂思辨,不是咬文嚼字,不是一味拔高對現實的觀察,當然,更不是說些同義反復的車轱轆話。工作總結、戰略規劃、企業文化、業務計劃等,是需要具體落實的,而不僅僅是掛在墻上的口號、領導在大會上的報告。我們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創造新名詞、新口號、新說法上了。一個機關的部門有沒有人才,往往就是指有沒有好的寫手。多少精英把一身甚至一生的才華耗費在這些無用的文字上了。這是巨大的社會浪費。我喜歡唐詩宋詞,但不喜歡《菜根譚》一類的雞湯文字。唐詩宋詞,那是真感情、真性情,值得你用一輩子去體會、去感悟。《菜根譚》一類的雞湯,只讓人覺得是一種“假”,會束縛人的思想與行為,或者教人虛假地與人世周旋。書買來后,看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孟子說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楊朱真是古典經濟學的鼻祖!我呢,拔一須以熬雞湯,不為也。
不咬文嚼字,不等于粗制濫造,亦不等同于對現象和事件任意下結論。我深深知道,要敬畏文字。 20 歲不到時,作為知青下鄉。有一次,處理一起打架事件,我起草了處理決定。后來為了是“毆打”還是“相打”,上級專門來調查。這件事使我明白,一字之差,是性命交關的。寫文章,首先,必須言之有物,有自己真實的體會與想法。其次,語言文字有自己的風格。我追求的是一種平和、簡潔、隨性的風格,不喜歡那些忸怩作態的文字。再次,要輕松典雅。中國書畫講究書卷氣,這是很高的境界,不容易達到。理論性、書卷氣,不是隨便掉書袋,不是上文說的熬雞湯,也不是故作高深——那是酸腐氣。典雅,實在是字里行間透露的一種氣息。最后,自在坦然,富有朝氣。文章里有許多過去的故事,但不是回憶錄,只是為了說明當前的問題,不是要教訓任何人。因為喜歡思考工作中的問題,思考的問題指向的是未來,旨在解決問題,不是一味指責與批評。所以,文章中講問題的內容比較多,而不是大篇幅地做政策解讀之類。因此,希望這些文字是清新的,思想是新鮮的。如果你覺得這些文字老氣橫秋,可以即刻把這書扔了。不過,扔時一定要注意做到垃圾分類準確。
我要感謝我所經歷的這個偉大時代。正是在這個時代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我們才有機會經歷那么多不同的經濟環境和科技環境,才有機會看到銀行從一個簡單的機構發展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我有機會在支行、分行、總行工作,有機會在境內外分行工作,有機會做本幣業務和外幣業務,有機會搞實務,也有機會搞研究,有機會籌備農行浙江省分行的國際業務部和營業部。這些工作經歷,給了我直接做或者接觸銀行的各類業務的機會。沒有這些經歷,我是寫不出這些體會和想法的。曾經有朋友問我,你的記性真好,是不是當初都有記筆記啊?實際上我很少記筆記,就算記了筆記,也不再翻看。我覺得上課或者聽人講話的時候,記筆記會影響理解。我寫這些文字,講這些內容,都是平時經常思考的,也不用參考資料,就享受著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的快感。在這樣寫的過程中體會蘇東坡說的“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現在的銀行,雖然強調轉型、創新,但其機構已經非常成熟,分工精細,大多數人沒有機會全面地接觸各類業務和各類機構。因此,我要感謝我工作過的中國農業銀行和浙商銀行。
我要感謝我的朋友們。是朋友們鼓勵我寫作、鼓勵我演講。我喜歡思考業務和管理,有時會在閑談中與朋友交流這些想法。朋友經常會鼓勵我:這個想法很好,你可以寫下來啊;那個經歷很有意思,又是一篇文章啊。也有朋友鼓勵我去不同的會議上講講。演講終究與朋友間私下閑聊不同,需要一些系統的思考,這也對寫作產生了影響。完成本書,除了要感謝朋友們的鼓勵,還要感謝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的廉薇小姐、孟凡鈺小姐和中信出版社編輯丁媛媛小姐。文字變成這么一本書,是她們的緣故。整本書的結構、章節安排、章節標題、書名,都是在她們的幫助下完成的。每章前要寫一篇導言,也是她們的提議。我只是抱著“順人不失己”的態度寫了這些文字。關于每章的導言,我想了想,導言也要突破常規,因此,我寫時是直接根據每一章的標題寫下當下的想法。所以,導言并不是每章內容的歸納或提示,可以說是另一篇文字。最后,要感謝楊凱生先生和黃益平先生在自己的寫作之余給我寫了序,感謝張健華先生為本書作推薦語。我實際上更感謝的是,在這些年與他們的交往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
劉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