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4期(總第42期)
時間:2019-12-31
2019·徑山報告
以金融創新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黃益平
金融創新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林毅夫
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田軒
商業銀行如何通過轉型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楊凱生
中國影子銀行的治理與創新/肖鋼
數字金融創新促進高質量經濟增長/黃卓 沈艷
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郭凱
黃益平
摘要:中國的金融部門從改革初期的單一機構到今天機構繁多、資產龐大的體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金融體系支撐了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與金融基本穩定,但如今卻無法再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未來中國經濟能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取決于經濟增長模式能否平穩地從“要素投入型”過渡到“創新驅動型”,增長模式轉型要求金融模式轉型。為更好地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課題組提出八個方面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金融創新 高質量發展
注:《2019·徑山報告》課題組有6 個分課題組,分別由林毅夫、田軒、楊凱生、肖鋼、黃卓和沈艷以及郭凱負責,所有成員均以個人身份參與課題研究。綜合報告執筆人為黃益平,主要綜合了六個分報告的分析與結論,但綜合報告中的一些觀點并不一定代表每一位分報告作者的立場,任何錯誤均應由綜合報告執筆人負責。課題組6 月末在北京舉辦了一次中期評審,并于9 月末在杭州舉辦了一次終期評審,課題組特別感謝評審人及所有參會嘉賓提供的中肯批評與有益建議。
金融創新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
林毅夫
摘要: 我國當前的產業門類可以分成五大類型,分別為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進型產業、換道超車型產業、戰略型產業。為有效實現金融體系促進經濟發展的基本職能,一個經濟體的金融體系結構應該與實體經濟的最優產業結構相匹配。現階段我國的金融發展有供給錯配之慮和脫實向虛之憂,其癥結在于我國金融體系存在三個層次的七個金融結構矛盾。因此,需要通過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時化解。關鍵改革舉措在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服務中小微企業轉型的中小銀行轉型,鼓勵金融產品創新;提高企業債券融資比重,提升資本市場層次性和連通性;各地也應采取適宜于自身產業結構的最優金融結構創新,不可“追風趕潮”。
關鍵詞:金融創新 金融結構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注:本文為《2019·徑山報告》分報告“金融創新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的部分成果。課題負責人為林毅夫,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課題組成員包括付才輝、任曉猛。
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創新
田軒
摘要:“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技術創新又是創新的最重要部分,對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在如何支持創新尤其是技術創新型中小企業方面,我國金融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國現行金融體系與實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存在矛盾,表現為資本對于收益要求的短期性與能夠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創新活動周期長、失敗率高的長期性之間的沖突。我國現行金融體系需要在宏觀、中觀以及微觀層面進行相應的創新,以符合未來高質量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金融創新 高質量發展
注:本文為《2019·徑山報告》分報告“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的部分課題成果,課題負責人為田軒,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
商業銀行如何通過轉型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楊凱生
摘要:基于分析,本報告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一是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議加快科創板基礎設施建設,以科創板帶動整個資本市場改革;穩步探索和發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簡化中小企業上市審批流程,同時打通不同層次市場之間的轉板通道,形成一個優勝劣汰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二是引導建立銀行業差異化服務格局。引導大型銀行加快轉型,敦促區域銀行回歸本源、回歸本地,建立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開放型銀行建設等。三是優化商業銀行外部生態環境。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并軌”改革,健全完善LPR 機制;健全完善小微企業立法體系;完善基礎數據系統,加快擔保體系建設;加強政策保障,緩解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引導各類企業健全財務約束機制,減少對銀行信貸的過度依賴。
關鍵詞:商業銀行 經濟轉型 利率市場化
注:本文為《2019·徑山報告》分報告“商業銀行如何通過轉型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部分課題成果,課題負責人為楊凱生,系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課題組成員包括王小娥、趙幼力、胡婕、楊荇。
中國影子銀行的治理與創新
肖鋼
摘要:我國形成的是以銀行為主導的“雙中介”影子銀行體系,影子銀行增加了金融市場運行的不穩定性。“資管新規”等監管措施在打破剛兌、控制風險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沖擊了基建投資資金來源;抬升了社會融資成本,加劇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沖擊了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本報告建議從六個方面治理影子銀行:一是把握好整頓影子銀行的節奏和力度;二是統一對各類資管產品的監管標準,減少監管套利;三是加強私募股權型凈值型產品銷售,增加市場長期資金;四是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五是加強對結構性存款的管理,制定相關規則,實現有法可依;六是加快推進金融體系改革,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關鍵詞:影子銀行 資管新規 資本市場
注:本文為《2019·徑山報告》分報告“中國影子銀行的治理與創新”的部分課題成果,課題負責人為肖鋼,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課題組成員包括關晶奇、石錦建、陳大鵬、郎昆。
數字金融創新促進高質量經濟增長
黃卓 沈艷
摘要:數字金融創新對促進高質量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數字金融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但還遠未成熟。本報告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政策建議:第一,對數字金融的監管框架必須強化統籌與協調功能,實現監管全覆蓋;第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監管沙盒”機制;第三,努力平衡大數據效率與隱私保護之間的關系,同時為大數據分析支持金融決策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與基礎設施;第四,監管部門對傳統金融機構與數字金融機構要一視同仁,實現公平競爭。
關鍵詞:數字金融創新 高質量經濟增長
注:本文為《2019·徑山報告》分報告“數字金融創新促進高質量經濟增長”的部分課題成果,本期分報告執筆人為黃卓和沈艷,系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課題組成員還包括郭峰和黃益平等。
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
郭凱
摘要: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重要進展,抓住了難得的時間窗口,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與中國的經濟地位不匹配。下一步,應準確定位新形勢下的人民幣國際化。首先,高質量發展需要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其次,盡管過程中可能面臨挑戰,但人民幣國際化總體看利大于弊。最后,人民幣國際化是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有效補充,并非要取代美元。課題組對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將人民幣國際化作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之錨,實現供給側驅動的人民幣國際化。二是構建清晰、透明、易懂、穩健的金融政策體系。三是實現從正面清單管理模式到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轉變。四是努力增強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的功能。五是人民幣國際化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相統一。六是擴大“一帶一路”建設中人民幣的使用并與金融科技相結合。七是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 金融開放 計價貨幣 “一帶一路”
注:本文為《2019·徑山報告》分報告“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的課題成果,課題負責人為郭凱,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課題組成員包括徐昕、王一飛、姜寧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