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員范俊林
新鮮詞容易引起關注、爭論和研究。自2007年“影子銀行”被提出后,至今大家的研究討論似乎越來越多,但不好的結果是,問題不是越來越清楚,而是越來越復雜。大家一股腦把銀行之外的融資方式全部歸入“影子銀行”,不管是資產還是負債,不管是資金的融入還是融出,有時甚至一筆負債后面的資產還被再算一次,完全混淆了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以及混合兩種方式的“影子銀行”融資之間的區別,也沒能看清“影子銀行”融資背后的動力,更不可能看清其發展方向。
銀行與其他資金中介者的區別
根據郭凱博士最近的文章,能被稱為“影子銀行”,至少應能夠進行流動性、期限和信用的轉換(當然還包括其他特征)。這種轉化是銀行的特點,但只是銀行貨幣創造這一根本特征的表象。銀行是一個奇怪的實體,與實體部門依靠負債或者融入資金創造資產不同,銀行可以通過本身的資產來創造負債,且它創造出來的負債非同一般:銀行的負債,就是貨幣,是一般等價物。銀行每一筆貸款,不只是在轉移貨幣,還同時創造貨幣。
銀行與一般資金中介者不同之處在于:首先,銀行可以從央行拆借資金,用于彌補短期流動性的不足,投資銀行、基金證券公司卻做不到這點。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轉換。不難理解,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刻,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轉為商業銀行后,才能接受美聯儲的救助。其次,銀行一般受到存款保險公司或者其他近似國家信用機構的擔保,其負債安全性能夠得到保證。這就是所謂的信用轉化。最后,銀行負債自身是一般等價物,理論上講,它不會產生流動性危機,缺資金的時候只要自己“資產”一下,錢馬上就可以出來,因此銀行不懼借短還長。這就是所謂的期限轉化。
影子銀行的“漂洗”過程
資本主義擁有如此眾多優勢,如任其野蠻生長,無疑會天下大亂,實體部門早晚會被其全部吞下,這大概就是前期資本主義的情況。列寧曾論述,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金融資本和實業資本將高度融合。不過,在金本位制下,銀行擴張本性會受到黃金儲備的天然限制,銀行經營會有所忌憚,這種天然調節方式到1929年大蕭條已經終結。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分離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實際上是把貨幣創造功能和控制實體能力隔離開來,同時對商業銀行進行嚴格監管。
有監管就有監管套利,金融越是自由化,監管套利的愿望越容易實現。如果能把本來只是一般融資工具的東西,經過包裝,變成像貨幣一樣大家容易接受的東西,無疑會產生巨大的利潤。如果普通融資工具可以按照接近國債信用等級的價格賣出去,價格無疑更高,支付的利息更少。或者退而求其次,如果可以弄個接近銀行等級的債券賣出去,同樣可以省下不少利息。此等好事如何做到?往國家或者銀行信用靠。
最簡單的方式是GSE(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政府資助機構),即美國的“兩房”。既然是政府資助的企業,信用一定不一般,實際確實如此,美國“兩房”的債券利率只比國債低一點。殊不知,從法律上講,“兩房”所擁有的權利,只是在危機時刻可以從美國政府那里借來25億美元,最后卻把自身資產規模弄得超過5萬億美元,膨脹2000倍。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乎債券購買者意料,“兩房”太大而不能倒,但前提是美聯儲高度介入,從情急而出的QE1,到扭扭捏捏的QE2,再到毫不掩飾的QE3和QE4,債主不變,金額不改,但恐怕此美元早已不是彼美元。或許,早在“影子銀行”在美國興起之時,這種結果的伏筆已被埋下。除GSE,如果靠上像花旗之類的大型銀行,以表外資產的形式進行包裝,結果也差不多,當然這種靠法不是次貸的主流。
從上述角度看,所謂“影子銀行”,就是資產的“漂洗”過程,是把資產漂洗得看似越來越美好、風險看似更小的過程。漂洗的過程當然不會如此簡單直白。根據美聯儲的一份影子銀行總結報告,漂洗過程一般分7步,甚至更長。如果從負債的角度看,既然資產如此美好,持有人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最可靠的東西——貨幣。如此,整個“影子銀行”過程完成。不需要8%的資本,不需要眾多指標監管,新鮮的貨幣被創造出來(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是計入M2的,是可以用來支付的,可以理解,當貨幣市場基金出現虧損時,美聯儲再也坐不住了)。
如上所述,中國的民間融資、小貸公司等并非影子銀行,他們的利率已經足夠揭示所蘊含風險,因此不必太過擔憂。真正讓人擔憂的是那些偷換信用等級、未充分揭示風險、資金流向難以監管的體系,而那些才是真正讓人擔心的影子銀行。
——本文發表于2012年12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