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就是擺正金融在經濟社會中的位置。金融的產生,就是來自實體經濟的需要。沒有實體經濟作為基礎,金融就是空中樓閣。在當前形勢下,提出金融要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首先,長期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資本逐利,片面強調占據經濟食物鏈頂端,資源要素大量集聚于金融領域,金融脫離實體經濟過度發展,擠出實體經濟,造成產業空心化,不僅造成經濟結構不合理,更帶來很大的社會治理問題。同時,這些社會經濟風險還進一步外溢到全世界,給其他國家經濟帶來巨大風險。這是我們需要正視并吸取的教訓。
其次,就中國自身來看,金融在支持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高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金融業自身的規模和經營能力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過去由于發展過程中監管經驗不足,造成一定程度的金融領域監管套利、影子銀行、資金空轉等現象,一方面擠壓了實體經濟的資源,另一方面也造成一定的系統性風險。
再次,從當前國際地緣政治的角度看,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必須有一個穩健的經濟結構才能頂住壓力。擺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是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的基本前提,也是經濟保持韌性、抗擊打壓的基礎。
理性認識實體經濟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就是要發揮金融有效配置市場資源、加速資本積累推進擴大再生產、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正面作用,抑制投機操作、資金空轉、擠壓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反過來看,金融體系并不是孤立的,只有穩固的實體經濟結構,才能保障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行。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需要我們理性認識實體經濟。所謂實體經濟,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制造企業。凡是創造社會經濟價值和有助于價值實現的行業和企業,都屬于實體經濟范疇。即使是同樣的企業和行業,如果不再創造社會經濟價值或者無助于價值的實現,只是搞各種資本炒作、交易空轉等,就不是實體經濟范疇。即使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具體到微觀主體,金融支持的應該是健康的、創新的、有效益、有前景的企業,而不是凡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企業都必須支持。這是金融有效配置市場資源功能的題中應有之義。
這就牽涉到近年來廣為流傳的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所謂“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
首先說“融資貴”。人們的直觀感覺認為,資金價格是由金融機構決定的,實際上資金基本價格是由市場資金供求關系決定的,金融機構只是資金供需兩端的中介,所以金融機構給出的價格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金融機構并不是資金價格的真正決定方。除了國內基本的資金供求關系,國內資金價格還受到國際資金價格變動的影響。
此外,融資價格(比如貸款利息)還包含了融資人(借款人)自身的風險溢價,融資人實際上也是資金價格的一個決定方。在現代中央銀行體制下,央行的基準利率給市場資金價格提供了一個基礎或基準,而央行則是根據宏觀經濟的狀況在調節基準利率,央行調節基準利率,同樣不是空穴來風。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市場利率(資金價格)是中性的,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簡單地說貴與不貴。
另一方面,資金價格本身,還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作用——淘汰沒有盈利能力(即承受不起市場資金價格)的市場主體,讓寶貴的資源真正配置給能有效創造社會價值的市場主體。資金價格要起到這樣的調節作用,確實必須“貴”。明白了資金價格的原理,再來講“融資難”就容易了。
與融資人總是嫌融資貴一樣,所有融資人都希望資金越多越好。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有資金需求并不等于這些需求是有效需求。所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融資而言,就是有還款和支付利息能力的融資需求才是有效融資需求。
現實情況是,一方面社會上沒有區分有效需求和無效需求,認為“融資難”,一方面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出現資產荒,找不到好的融資人。銀行作為商業機構,需要盈利,所以有極強的放貸欲望,只要能保障信貸資金安全,并能收取合理利息的市場主體,就愿意對其發放貸款。保障信貸資金安全,實質上就是保障存款人的資金安全。如果金融在支持實體經濟中支持了許多低效能、高杠桿、無序擴張的企業,這既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會弱化中國的經濟基礎,無法抵御外來的沖擊。
所以,“融資難、融資貴”不能單純從金融機構方面找原因和解決方案,關鍵還是融資人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贏得市場的信任。同時,還應該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強市場法治建設,為融資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當然,我們還是應該看到,在加強科技創新的當下,由于一些新興產業、行業與傳統行業的發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金融機構傳統的風險評估模式不能適應這些企業的特點,確實造成了“融資難”的問題,這需要金融機構積極創新,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和產品。
比如,在銀行信貸方面,能否創新針對科創企業的新貸款模式等。這方面還需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監管和財政等部門要有相應的支持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進行這方面的創新。
銀行需要合理的利潤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前提是金融自身必須健康和強壯。商業銀行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主要力量。商業銀行作為一類商業機構,需要在市場競爭與互動中實現合理的利潤,以確保持續的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商業銀行所獲得的合理利潤,是在與所有市場參與者的互動競爭中產生的,并不是單純銀行間的競爭產生的。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應該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利潤,而不是靠其他部門讓利獲得收益。
如果我們的企業,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沒有市場競爭力,都要靠其他部門讓利,這樣的企業怎么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這樣的企業也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所以,企業發展的根本還是要發揮企業家精神,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創新能力、提升開拓市場的能力。
目前在A股市場上,上市銀行的資產利潤率比非銀行上市企業低很多,這體現了銀行業高杠桿經營的特點。但上市銀行的資本利潤率則略高于非銀行企業平均水平,即使如此,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只排在A股市場所有行業的第11位,屬于中上盈利水平。
這說明,在中國,銀行業并不是暴利或高利潤行業,獲取的是社會平均利潤,只是因為其資產規模大,在A股市場占了非常大的比重,造成利潤的絕對額大,給社會的感覺是銀行賺了很多錢。這同時也說明,中國許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強,雖然有大量銀行信貸支持,但許多企業經營的效果還不夠好,企業還需要努力提高盈利能力。
如果放到國際上比較,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高于日本、西歐同行,略低于美國同行,說明中國銀行業的盈利水平是基本合理的。再一方面,在A股市場,銀行的市值基本上都低于其凈值,說明市場并不認可銀行當下和未來的盈利能力。實際上,銀行有好的盈利,才會更有意愿、更有能力去支持實體經濟。銀行愿貸,是因為銀行有強烈的盈利欲望;能貸,是因為銀行自身有貸款的實力,包括負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敢貸,是因為借款人經營穩健、前景良好,有充分的還款能力和支付利息的能力;會貸,是因為銀行自身有很強的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
當然,在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對一些有臨時性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商業銀行給予階段性的適當讓利,還是必要的。但這方面同樣需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在政策上,除了指令,更需要引導與獎勵,激發市場作用,使商業銀行在暫時的讓利中獲得相對有利的發展機會。
總之,最關鍵的是,在這個前提下,讓銀行發揮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有利的。
規范直接融資市場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許多工作要做。
首先是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除了股票市場,更要制定多種政策支持、引導風險投資等多形式股權投資的發展,支持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政策一方面要有利于活躍市場,鼓勵更多主體參與風險投資,另一方面要有利于抑制非理性高估值炒作,夯實科技創新及風險投資的基礎。
中國直接融資市場起步較遲,社會包括業界對各類融資方式的認知還較淺,往往把融資方式單純看作是炒作的手段。直接融資市場參與者可以分為四類:投資人、融資人、交易者、中介。
理論上交易者也是投資人,但交易者的投資目的和行為邏輯與原始意義上的投資人是不同的。以股票市場為例,投資人是投資上市企業,看的是企業的價值;交易者只是交易股票,更注重的是市場趨勢變化,企業的價值則在其次。融資人在直接融資市場的目的只是融資以解決自身經營的資金需求。
但現在許多投資人都變成了交易者,并沒有與被投企業長情陪伴的欲望。而一些融資人則把上市融資看作是賺錢的方式。這一切現象都扭曲了直接融資市場的行為邏輯,并不時造成一些市場風險,影響實體經濟發展。所以需要對癥下藥,制定政策進行規范和引導,讓直接融資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其次,銀行業要提升資產負債經營管理能力。現在商業銀行的資產與負債,內容越來越豐富,信貸資產只占銀行總資產的一半左右,這意味著銀行支持實體經濟不只通過信貸一個手段,社會各界也要改變銀行只是提供貸款服務的觀念,不要一提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就是要求銀行放貸款。銀行應該全面、靈活運用多樣化的資產、負債及支付結算等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債券業務是銀行參與直接融資市場的重要方式,銀行也是債券市場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各類銀行需要進一步重視內部債券業務架構搭建、不同團隊的建設和制度流程安排,尤其需要嚴格隔離交易業務與投資業務的風險。要區分財富管理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的不同邏輯和風險重點。
財富管理業務是為投資人管理財富,投資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資產管理業務的目的是投資資產,是為資產找資金。站位不同,風險管理的邏輯不同。
這兩類業務在支持實體經濟中的運作方式是不一樣的。現在許多部門或人員講到支持實體經濟往往把財富管理的資金等同于信貸資金,這是會埋下風險隱患的。
此外,還應重視銀行支付結算、各類交易業務創新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深入研究實體經濟的新情況、新發展、新特點,有針對性地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方式、風險管理模式。特別是一些新興科創企業、新興產業等,它們有許多不同于傳統行業的運行特點和風險邏輯,支持這些主體,包括支持實體經濟,不是簡單地降低風險門檻,而是要認真研究這些行業、產業的運行特點和風險邏輯,在不降低風險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創新有效的支持方式和服務產品。
中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經濟體,雖然在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復雜的國際競爭局勢,加快科技創新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研究商業銀行信貸支持的新方式。這方面,不僅需要商業銀行的努力,更需要監管和其他政府部門的主動支持。
新興產業的特點是,失敗風險高、缺乏有效的增信基礎。信貸支持這類企業,必須研究新的收益模式和風險補償機制,以保障損失覆蓋。這需要政策上對新的收益模式和風險補償機制給予確認,同時在財稅和會計核算上給予適當安排,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建立相應的增信機制,給商業銀行以適當的風險保障。
作者劉曉春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長,本文刊于2022年11月7日出版的《財經》雜志,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