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合力,共同應對國際金融體系變局
時間:2022-11-05
作者:屠光紹
今天我主要談談全球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以及金融體系、金融環境的重大變化,并就如何應對這些變化談談自己的看法。我的演講題目是“匯聚香港、上海兩大國際金融中心合力,共同應對國際金融體系變局”。
全球經濟或面臨九大挑戰
我想講的第一點是全球經濟金融體系面臨巨大挑戰,中國的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也出現了重大變化。從全球經濟遭遇到的挑戰來看,綜合各方面分析,可能有九種挑戰。
從大的方面來看,首先是全球化變局。二戰以后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全球逐步形成了多邊的規則體系來支撐全球貿易和經濟的發展。但是現在,全球化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局,我們也把它稱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今的全球化,更多形成了群體化、區域化、諸邊化,大家也越來越擔心演變成陣營化。
其次,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變動——從過去的單一化趨向,變成了多元化趨向。這所產生的不光是效益、成本問題,還有安全問題。
第三,全球貿易投資。全球的貿易投資因為各方面原因受阻,跨境貿易投資也受阻,成本也隨之上升。
第四,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還比較乏力,沒有看到新一輪科技革命產生的跡象,這也使得全球的經濟增長失去支撐。
第五,全球經濟增長本身。特別在經歷了(地緣政治風險)等重大變動,又有疫情沖擊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長也受到了重大的挑戰。
第六,可持續發展。在氣候變化、環境惡化方面,全球都面臨轉型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第七,因為有以上原因,全球的經濟風險也在上升。
第八,全球宏觀政策。現在全球的宏觀政策是分割、分裂的,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對全球所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
第九,全球公共產品供給,特別是全球治理體系政策協調,也受到了重大挑戰。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全球的經濟金融體系,面臨極為嚴峻、不容樂觀的巨大挑戰。
全球的金融環境趨于惡化,金融風險也比較大。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從過去發展情況來看,兩國在投資貿易、經濟金融方面,有過很強的互補性,也有過一系列合作。但是近年來,隨著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動,其對中國的金融遏制行為也在加重,金融脫鉤趨勢漸顯。伴隨著美國在全球把金融政治化、武器化,濫用金融手段也越來越常態化。
匯聚香港、上海兩大國際金融中心合力的意義重大
香港作為老牌國際金融中心,已經建立了全球影響力,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新型國際金融中心,在過去很長時間,兩大國際金融中心一直進行互動合作,已經建立起非常深厚的合作基礎。但在當前國際金融體系和金融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局下,我覺得兩大中心深化合作,可能就有了更新、更重要、更長遠的意義。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法治基礎非常堅實,人才優勢也非常突出,特別是在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其進一步拓展了優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經過三十年發展,在不斷學習借鑒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經驗的基礎之上,也在不斷通過合作與交流加速發展,并在2020年年底基本建成了與人民幣國際地位、與中國經濟實力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所以,在新的基礎和起點上,特別是在新的國際背景之下,加強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合作,匯聚這種合力,意義重大,這主要體現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建設國內國際金融循環雙樞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極具影響力,也有其發展優勢。上海的目標也是建立國際金融中心,但從目前來看,其優勢主要在境內,其匯集的金融資源,也有深厚基礎,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所以,從國家大發展格局來看,需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所以利用好境內境外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通過匯聚形成兩個金融中心之間的合力,就能更好地服務雙循環的國家戰略,服務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第二,有利于形成中國在國際金融資源配置上的雙平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光是要在國內形成統一大市場,還要更多地配置國際資源,這就需要有平臺支撐。從目前看,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在不斷地對外開放,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重點是吸引國際資金資本進入上海,為國內上市公司和金融投資消費者更好地提供資源。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本來就集聚全球資金,更有利于服務內地企業走出去,匯聚兩大金融中心的合力使得中國在國際金融資源配置上,能夠形成這種雙平臺,其作用肯定是一加一大于二。
第三,有利于打造服務國家金融體系健全完善的雙引擎。中國金融體系的體量已然很大,基礎也比較雄厚,但是,金融體系的效率、影響力,包括金融體系的服務功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所以,如果能夠加強香港和上海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合作,就有利于更好地推動和促進國家整個金融體系功能的健全和完善。如果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體系、金融市場方面能夠形成更多互補和互動,那么整個中國的金融體系的功能就會得到很大提升。
比如,現在整個金融體系需要在直接融資方面加快發展步伐,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都有資源配置能力。上海以金融市場為主,特別是資本市場,那么也在助力國內整個融資結構的進一步完善。如果雙引擎共同發力,就可以對金融體系的健全完善提供更多的助力。
第四,有利于強化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競爭力上的雙支撐。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在全球舉足輕重,這是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發展能力的體現。但從另一個方面看,中國的金融體系也需要和經濟發展能力相匹配,也要不斷地增強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從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目前狀態來看,歐洲有倫敦,美洲有紐約。在亞洲,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還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如果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夠形成合力,就能夠大大提升立足于亞洲的影響力,同時還能夠在全球進一步發揮其重要的帶動力和引領力。
再從人民幣國際化來看,目前香港是非常重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上海又是人民幣在岸中心,如果離岸和在岸能夠密切合作,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合作發力對于人民幣國際化也有極大的支持作用。
政策建議
最后,對于匯聚香港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合力,我簡單提四點建議。
首先,高度重視香港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合作深化,特別要從戰略布局方面進一步形成完善合作的機制。不光是金融部門之間,兩個地方、兩個市場、兩個金融機構之間都應該有更深入合作。
第二,逐步擴大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互聯互通的范圍,形成更大的協同效益。比如,近年來我們在市場聯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以滬港通為代表。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也在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增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為這種互聯互通創造更好的環境,形成更好的政策措施和安排,包括機構合作、業務對接、信息數據暢通等方面。
第三,加快拓展兩個中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新賽道,形成更好的合力。例如,在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雙碳和綠色金融方面,都需要兩個金融中心共同發力,形成更好的協作。
第四,大力推動兩個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合作,開拓國際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資源。要抓住RCEP這樣一個新的區域合作機遇,不斷拓展東南亞金融市場,拓展金融業務。在國際合作方面,會有很多機遇,同時也有很多需求。
作者屠光紹系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長,本文系作者在“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2”上發表的演講全文,小標題為編者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