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理論、實踐與監管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課題研究報告
2014年6月
本課題組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支持成立,主要研究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理論、實踐以及監管等方面內容。課題組成員來源廣泛:
報告節選:第一章金融創新與金融制度的演進
金融的核心功能是對經濟風險進行定價和交易,從而有效分配經濟要素資源,實現社會效用的最大化。金融活動既可以表現為從空間維度、時間維度來直接分配經濟資源的交易和投融資活動,也可以體現為通過咨詢和代理銷售等第三方服務來促進社會資源更優化的分配。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科技的興起已經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形態。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業務在空間和時間多個維度創新發展了傳統金融的功能。
首先,信息和通訊科技的發展顯著降低了空間距離對資源交換的影響,金融支付體系出現了革命性的變革,商品交換在更廣闊的范圍實現。互聯網大大加強了人類個體之間的社會聯結,物理空間的距離已經對信息的交換的限制基本消除,社會群體在虛擬空間可以長時間共同生活,商品經濟的社會化程度急劇提高。在空間資源分配方面,由于網絡平臺技術的應用,金融支付范圍突破了空間與地域的限制,金融資源的流動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實時分配,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商品交換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加強。
其次,大數據的發展大幅降低了金融信息的搜索和撮合成本,間接融資的中介特性發生變化,直接融資的社會化程度大大加強。計算機科技的發展,使信息傳播、儲存、分析的成本大幅下降,對經濟人的行為特征、財富需求、風險偏好有更為清晰的了解。在時間維度的投融資方面,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促使資金供需方信息交換更加便利,降低了信息搜尋與撮合成本,互聯網投融資由單純的交易撮合衍生出互聯網存貸與眾籌投融資等創新方式。商業銀行實體分支機構的功能逐漸被網絡平臺取代;眾籌將投資風險在廣大的投資者群體中分散使高風險的項目融資成為可能。
此外,互聯網的大平臺特性使得微量的個性化金融服務成為可能,增加了金融的普惠化。現代金融體制幫助消弱了階級的劃分,缺乏資金者只要能提供良好的投資回報,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得資金,資金富余者可以通過放貸和投資分享收益,全社會的資金回報率提高,與此同時,私人產權的觀念漸漸被共享收益的方式所取代。第三方金融服務借助互聯網的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及時應用大平臺與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更便捷、優惠的增值金融服務。金融產品銷售的范圍大大擴展,金融咨詢服務的成本顯著降低。金融服務不再是富人的專利,中產階級甚至低收入家庭依然可以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務。金融行業的神秘性降低,金融服務的普惠化加強。
毋庸置疑,互聯網金融正在深刻改變傳統金融活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和更加社會化的交易平臺,具有偉大的創新意義。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重大的金融創新都會帶來前所未見的金融風險。11世紀紙幣的出現曾觸發了中國宋朝第一次通貨膨脹,西方股票市場的出現也曾導致密西西比和南海泡沫事件,各國總是在飽嘗危機教訓之后才開始補救完善金融制度。針對新的金融風險,大明王朝采取的措施是取締紙幣,扼殺了中國領先600年的金融創新;而西方在數次資本市場危機之后,在羅馬契約法理的基礎上不斷推動制度創新,提倡平等合規的契約精神,實現了金融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平衡發展。
我們應該認識到,科技進步和金融創新并不必然降低風險,互聯網金融并沒有改變金融業務具有收益不確定性的本質特征,更加社會化的平臺也會擴大金融外部性的負面效應。如果沒有審慎明確的風險管理制度,新的金融危機將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圍、更加快速的擴散。我們真誠的希望,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興起之時,不能重蹈歷史覆轍,應全面了解其創新意義和內在風險本質,積極推動建設與之相適應的金融契約制度,抓住這次歷史機遇,找尋到一條金融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平衡之路。
章節目錄:
第一章 金融創新與金融制度的演進
第二章 國際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
第三章 互聯網金融的國際監管實踐
第四章 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實踐
第五章 國內互聯網金融監管探索與實踐
第六章 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未來展望
(此項課題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內部課題報告《互聯網金融理論、實踐與監管》的節選,已在2014年6月21日組織的CF40雙周圓桌第98期暨SFI課題報告評審會上進行了專家評審。閱讀全文請聯系研究院工作人員。報告即將出版,敬請關注!)